今天是:
您的当前位置: > 新闻中心 > 通知公告
福建省莆田职业技术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0年度)
【发布日期:2021-02-05】 【来源:本站】 【阅读:次】


 

福建省莆田职业技术学校


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0年度

 

 


1.基本情况

1.1 学校概况

福建省莆田职业技术学校创办于1981年,为莆田市教育局直辖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新一轮首批达标中等职业学校、“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建设工程”项目院校、国家级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和福建省电子应用技术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由于办学成效突出,学校已连续四届被评为福建省文明学校,连续八年被评为莆田市一类平安学校与5A级平安校园,并先后获得“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福建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首届“清海杯——黄炎培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新校区坐落于妈祖故乡——壶公山下、木兰溪畔,占地150亩左右,总投资2.9亿元。工程分为两期建设,目前均已投入使用。学校推进智慧校园建设,配有班班通教室、财会模拟室、服装工艺室等教学实训设备,建设视频监控系统等,提高信息化水平。

近年来,学校立足莆田市,紧跟市场需求,不断改革办学模式和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为学生就业和终身学习服务,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与社会和谐服务,发挥着引领、骨干和辐射作用。学校及时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开设了电子与信息技术、计算机平面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数控技术应用、汽车美容与装潢、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会计、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学前教育、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美容美体和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等14个专业,拥有56间配备先进的现代化实训室。学校实行校企联合,大力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学生学以致用,从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2学生情况

2020年学校有全日制在校生2546人,在市教育局的支持下,学校完成了2个新增专业中餐烹饪、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与管理专业的招生工作,2020年学校招生基本完成任务,共招收1069名学生,基本与去年持平。

 

 

 

1.3 教师队伍

落实“壶兰计划”引进高层次人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59人,副高级教师42人,具有“双师型”教师59人,硕士研究生学历教师21人,省职业院校专业带头人培养人选2人;市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培养人选4人。2020年学校生师比例17.98:1,其中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人数比例80%,兼职教师比例18.3%,专任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96.8%,专任教师硕士及以上学历比例13.4%,专任教师高级职称比例25%,与上年度相比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人数比例、专任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任教师硕士及以上学历比例比例有所提升。

1.4 设施设备

学校现有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训室25间,财经商贸类实训室16间,服装设计实训室5间,美容美体实训室4间,电子商务实训室3间,幼儿保育实训室8间,动车训室等共计66间、总面积4130平方米,计算机设备总数3128台/套,设备总价值2140万元,生均设备值9374元,实训工位2756个,实训开出率99.3%,学校具有国家级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省级电子应用技术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校企共建校内产教融合基地3个,建有服装、电商生产车间各1间,形成有效的产、学、研集服务员工培训和学生实训的生产性校内实训基地2个。学校现有合作校外实训基地华峰集团,莆田移动、才子股份等 51个,覆盖所有专业,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机制,能够适应我校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满足学生认知实习、跟岗实产跟岗实习和和顶岗实习的需要。

实训设施设备建设情况一览表

建设内容

2019年

2020年

增长率(量)

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万元)

2130

2140

0.47%

校内实训基地/室数(个)

7/40

7/66

65%

校外实训基地数(个)

17

51

200%

生均设备值(元)

8366

9374

12.05%

 

 

2.学生发展

2.1 学生素质

学校以“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为目标,秉承“以德立身、以能立足”的校训,促进就业为宗旨,学生活动思想政治素质总体上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有理想,有目标,有较高的政治参与意识,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校内测试,文化课合格率95%、专业技能合格率98%、体质实际达标率为78%、毕业率98%。

2.2在校体验

理论学习满意度88%,专业学习满意度及实习实训满意度89%,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96%、生活满意度95%、校园安全满意度97%、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92%。

2.3资助情况

学校严格执行上级免学费和助学金政策,全部落实到位。持续关注并切实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每年九月下旬,将全校贫困学生筛选收集,建立贫困生库。

我校系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国家助学金由国家及省市财政全额拨发。国家助学金发放情况正常,没有出现多报、虚报学生资助名单现象,我校2019年享受国家助学金人数共有83人。2019学年度免学费学生人数共2156人。

2.4 就业质量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专门成立了学生就业科室,负责学生的就业工作,平时积极与企业联系,走访企业,加强校企合作与联系,不断拓宽合作办学渠道,加强订单培训、实习+就业模式,做好即将毕业生就业指导,有效的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同时,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已与华峰工贸、亚明食品、大川实业有限公司、莆田电商协会等企业洽谈合作。每年也通过学校的技能节召开校园供需见面会,参会企业达100多家,提供就业岗位2000多个,让学生有充足的岗位应聘、面试、就业,2020年毕业生575人,应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9.13%,应届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率80.53%。2020年就业学生中59人起薪1501-2000元之间;有162人起薪介于2001元和3000元(含)之间;有5人起薪高于3000元,数据表明,起薪高于2000元以上人数所占比重最大。

 

2.5职业发展

学校重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及毕业生就业创业教育,注重职业素质及职业能力的培养,毕业生在学习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岗位迁移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方面都有所提升。

 

3.质量保障措施

3.1 专业动态调整布局

学校通过走调研,问卷调查、企业访谈等方式了解企业、行业的需求,主动对接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所需专业,服务行业企业抢占新一轮经济,学校新增汽车美容与装潢、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3个专业,招生人数均超40人,学校依托优势的会计、计算机平面设计、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3个省级骨干专业,初步形成符合办学定位,精准对接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清晰的4个专业群14个专业的专业布局。

 

 

与莆田市区域产业结构对应的专业布局情况

 

3.2 教育教学改革

学校紧密结合地方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广泛调研行业、企业岗位及岗位能力需求,以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在总结以往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学校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专业课程+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评价、师资队伍、信息化教学、实训基地、教学资源建设、教材选用、国际合作等方面的教育教学改革,以适应区域产业、行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学校根据学校办学定位,以智能制造、鞋服加工及管理服务三大产业内容为建设方向,重点开展以会计专业(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平面设计专业为主干,以电子商务专业为特色,以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专业为龙头的专业建设;围绕职业岗位群,以行业技术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为抓手,加强文化艺术服务类、财经商贸管理类、计算机信息技术类三个专业群的建设,并结合师资队伍与实训条件实际,修订14个专业的人培方案,制订体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的课程体系,积极推进会计专业、市场营销、计算机平面设计等专业1+X认证制度试点,校企合作共建专业核心课程,开发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加强专业特色教材及教学资源库建设。

学校加强校企合作,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推进认识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多种实习形式,各专业实践教学课时占专业总课时比例均达到50%以上。通过深入产教融合,深化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重心的教学改革,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与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专业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会计专业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汽车美容与装潢专业与电子商务专业冠名人才培养模式等教学模式不断创新。

学校制定并实施“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2020年度培养计划,实行培养、聘请和引进相结合,加大聘请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担任教师的力度。学校组织团队申报课题研究,立项省级课题2项、结题2项和市级课题3项。学校通过专题培训、入企实践、技能大赛、科研引领等不同培养途径,使教师在教育教学、课程开发、技术服务、专业建设等方面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学校进一步推进校园智慧化建设,继续完善学校数字校园平台,健全各项信息化技术管理使用制度,促进学校整体管理服务效率、能力、水平上新台阶,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强化资源建设,各专业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信息化教学手段,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改革,现代信息技术在日常教学的应用日趋常态,师生应用成果丰硕。

3.3教师培养培训情况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为指导,以造就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技艺精湛、结构合理的创新型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目标,以创新培养机制为动力,以提高综合素养和专业发展核心能力为重点,打造一支具备深厚理论修养、鲜明教学特色、较强组织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的教学名师;培养一批具备高尚师德、先进教育理念、较强团队合作能力、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能力、应用技术研发与推广能力和教研科研能力的学科带头人;重点培养具有较高知名度、掌握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律、精通现代学校治理的“教育家”型名校长。通过示范引领、机制创新、重点推进、以点带面,带动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为加快学校发展提供强有力人才保障。

2020年度,学校不断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在人才引进、聘任、培养培训、政策引导等各个方面持续加大力度,着力提高人才队伍素质。一是“引”,通过市人社局招录4名青年教师加入学学校,为师资队伍增添了新鲜血液。二是“聘”,成功聘任企业人员为学校客座教师,为学校教师队伍添砖加瓦。三是“培”,广泛开展各级各类培训,提升干部教师素质。2020年12月起先后有杨俊明校长参加莆田市名校长培养培训,蔡爱萍老师参加莆田市名师培养培训,陈智敏、陈海云和俞进腾老师参加莆田市学科带头人培养培训;共选派16位老师参加省级相关项目素质提高培训,其中周欣参加“双师型”骨干教师专业技能提升(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教师研修),黄雪霞参加骨干教师3D打印专业技能提升,陈琦伟和黄铮莹参加优秀青年教师跟岗访学,叶峰和祁军参加新入职教师规范化培训,龚丽敏、吴锞雄和薛超娴参加公共基础课骨干教师研修,颜陆宇和佘振熙参加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师协同研修;为了实施福建省“提升工程 2.0”,我校作为省级试点校,组织林海群、陈智敏、许明敏和林益敏等四位老师参加“信息化管理团队”培训,根据《莆田市教育局关于公布2019年市级培训办班计划的通知》(莆教人〔2019〕23号),选派苏丽英、黄雪霞、谢玉阳佘振熙陈琦伟林益敏等六位老师参加2020年莆田市中高职加工制造类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提升专题培训(3D打印创客教育);组织全体教师参加海西继续教育培训和思政课程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以及其他专项能力培训。通过培训开阔了视野,提升了综合素质。四是“导”。加强职称工作的政策引导,根据第四轮岗位竞聘工作方案,严格按照程序,今年根据空缺岗位数与符合条件教职工的竞聘情况,按照竞聘递补原则,学校岗位设置管理领导小组研究,确定十多名教师职位的晋升与聘用,学校现有副高级37人,中级51人,初级39人。五是“带”。组织教师集体备课,形成青年教师融入教学团队的工作机制。为了切实提高青年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使他们成为新课改和学校发展的主力军,教研室(组)能根据学校“以老带新”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组织骨干教师积极指导青年教师,并签订学校骨干教师指导青年教师《师徒结对协议》,对青年教师的教学理念、方法、技能以及职业规划等方面给予具体指导。同时,教研室(组)还积极组织开展教学观摩、公开课等活动,激励和引导青年教师重视教育教学工作,全面提高教师教学技能。

 

3.4规范管理情况

1)教学管理

教务科为学校教学管理机构,负责制定各项教学管理制度,保证学校教学计划的实施与落实;三大教研室以及各文化科教研组,负责本教研室(组)的教师开展教学常规工作及教科研活动。学校通过每学期的学生座谈、调查问卷、教学常规检查和校领导带班巡查和调查等途经,随时监控教学质量,了解教师的教学反馈。

2)学生管理

学校建立起全员育人的德育网络,特别是创造性地建立了寄宿生学生自律管理部,引导学生自我管理,开展富有职业特色的宿舍文化建设,从而树立起良好的学风与校风。

3)财务管理

学校设有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对学校各类资产进行管理、维护及清理报废。每年依据财政部门规定的定额和学校事业发展的需要编制预算,坚持“量入为出,统筹兼顾,保证重点,收支平衡”的原则,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几年来,学校的财务工作均得到审计部门的好评。

4)安全管理

学校全面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健全组织机构,保障资金投入,建立了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与制度。对学校发展进行风险评估,在安全管理中,凡举办校内大型活动,组织学生外出实习、参观或参加各类活动、演出,由责任科室拟定详尽的安全预案并报市教育局审批,有效地预防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5)管理队伍建设

学校成立以分管教学副校长为组长的教学督导小组,教学督导小组成员根据学校先后出台的“教师教学常规管理办法、学生课堂行为规范要求、学生考勤管理和学生考试”等相关制度,对学校教学活动各个环节进行检查和督导,促进学校教学管理的规范化。

6)管理信息化水平

学校已实现办公网络化和教学资源的共享,但学校信息化开发和管理人员不足,仍需进一步努力建设高水平数字校园,以满足教学、科研和教师进修、学生成长的需要,实现学校管理信息化和工作、学习、生活的智慧化。

7)高度重视技能竞赛

教研室、教研组能按照要求,认真制定技能竞赛辅导计划和开展课外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2020年省级、闽东北四市一区、市级的服装类、机电类、计算机类、财会类等技能大赛,各项赛事取得成绩都非常的喜人,其中在2020年全省中职学生技能大赛-智能家居项目将代表福建省参加全国中职学生技能大赛。同时学校积极承办闽东北协同发展区第二届中职技能大赛的电子商务应用赛项、莆田市职业技能大赛的网络搭建与应用、会计、计算机平面设计、智能家居安装与维护、虚拟现实制作与应用赛项和服装设计赛项。通过承办比赛,进一步提升了学校实训设备规模,也提高我校的知名度,展现了我校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

3.5德育工作情况

学校高度重视并牢牢把握立德树人这一中心环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推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发挥德育基地的育人功能,组织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持续开展“爱在妈祖故乡”系列自愿服务活动、开展“迎华诞、颂初心”“我和我的祖国”主题快闪活动,传递文化正能量,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积极开展“优秀企业家进校园”、“传承大国工匠精神”、“劳模进校园”等活动,培育和传承“工匠精神”;推动优秀企业文化进校园,2019年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投入了约49万元;2019年,救助重大疾病 2 人、开展爱在妈祖故乡志愿者服务系列活动 7 次,学生参与人次约 400 人,教职工人次约 50 人2名同学被评为2020年“莆田市新时代好少年.敬通奖”。

 

3.6学校党建工作情况

2020年以来,我校党支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树牢“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坚决落实“两个维护”,严格落实学校党建责任制各项工作,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学习教育活动常态化、制度化,营造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以及和谐向上的校园氛围。

1)压实党建责任,强化履职尽责

全面落实党建责任,坚持把党建工作纳入学校工作的总体布局,将党建工作与学校事业发展同部署、同落实、同考评,细化分解党建工作任务,确保责任层层到位、工作层层落实,实现党建工作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

2)抓实理论学习,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

党支部把抓学习作为提高党员和教师队伍思想素质、促进师德师风不断提升的重要手段,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这一主线,以“立德树人″为重点,通过党员大会、主题党日活动、组织生活会等形式,及时传达学习中央、市委和市委教育工委重要会议、文件、讲话精神,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实效性,提高教师思想觉悟,提升师德水平,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

3)夯实组织建设,严格落实党内组织生活

认真落实以“三会一课”为主要内容的组织生活制度以及“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每月召开主题党日活动、支部委员会、支委学习会议、党小组会议,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大力倡导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健全谈心谈话全覆盖。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和学生会组织建设。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学习教育活动常态化、制度化,营造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以及和谐向上的校园氛围,为推进学校职业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4)强化思政教育,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体系

党支部把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纳入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做好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开展“三全育人”工作,同时抓好班主任的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工作,加强思政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衔接结对子,将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融入基础课程及专业课程中,体现在教师的教案及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和深化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达到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工作目标;持续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在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和学生实训教育过程中融入立德树人教育。编写了校本德育读本《妈祖文化教育与实践》。

 

4.校企合作

4.1 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学校充分发挥区域办学优势,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了一批技术技能型人才,产出了一批应用技术成果,为区域发展作出了努力。以区域人才需求为基础,以促进就业为导向,行业企业专家积极参与专业指导委员会建设,召开重点专业群建设研讨会,共同修订了专业群课程体系和课程建设改革方案,形成了“课证融通、校企一体、德质共育”的培养模式,实现持续深化产教结合,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学徒(学生)的技术技能培养为核心,与华峰集团、凯特印务、莆田移动等78家企业合作,联合开办订单班、冠名班、现代学徒制班达20个班级,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配套教学管理制度,修订试点专业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建立多方参与的考核评价和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开展了团队建设、企业见习、岗位认知、拜师仪式、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论证等多种活动。

 

4.2 学生实习情况

通过校企合作、校园招聘会、线上招聘,为毕业生推荐适合的岗位。每年通过学校推荐就业的毕业生占就业学生数的80%,毕业生对学校的满意度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均超85%。从我校近五年的对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问卷调查情况表和分析报告中可以看出:我们学校的毕业生在实践工作和思想工作表现比较突出,遵守单位纪律,服从指挥,工作认真负责,岗位适应能力强,学习进度较快;他们能够充分利用在校所学的专业知识,专业动手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4.3 集团化办学情况

学校依托信息技术职教集团,集团办学,互惠互利。面对当前职业教育发展新形势,为更好的服务莆田市地方经济的发展,实现学校、行业企业的资源共享,促进校企优势互补,加速实用型人才的培养。

5.社会贡献

5.1 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不断深化完善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实践动手能力强并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技能型人才,积极开展产教融洽、校企合作,形成以赛促教,以赛促练,共同提高学生技能素养,这几年学生参加省、市职业技能大赛成绩进步显著,仅2019-2020学年,在各级的中等职业学校比赛中,本年度我校积极开展技能大赛工作,对各级比赛都认真准备,本年度我校共获得省级团队二等奖1个三人次,省级团队三等奖3个6人次,省级个人奖3个3人次,市级比赛共获得团队一等奖410人次,团队二等6个15人次,团队三等奖5个10人次,个人一等奖8个8人次,个人二等奖1313人次,个人三等奖1414人次。

5.2 社会服务

学校定期组织青年志愿服务队成员前往阔口社区、龙桥社区“党建+”邻里中心、市博物馆、校周边村庄开展志愿服务。志愿者们积极宣传绿色出行、创建文明城市、红十字博爱精神、垃圾分类知识,并发挥其专业特长提供专业服务,其中美容美体专业的志愿者们还为环卫工人提供肩颈放松、基础按摩,让这些为城市文明建设奋战在一线的人员体验“慢生活”;“博爱”维修队为周边村民、市民维修小家电,切实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获得一致好评。我校长期开展为困难地区募捐活动,广大师生积极参与。2020年12月与市红十字会联合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月系列活动,将应急救护逃生笔仙知识与技能培训纳入志愿者日常培训中。

在文化传承方面也十分重视,在校内开展家风家训主题班会、主题团课、黑板报比赛。组织学生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来活动。现场观看生动有趣的“非遗”表演,直观、深入地感受到非遗之魅力。端午、中秋传统佳节,校团委组织学生代表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学习传统文化历史,体验包粽子、包饺子的乐趣,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5.3 对口支援

1)积极探索产教融合,助力乡村经济

积极探索产教融合,助力乡村经济。我校与莆田市城厢区供销社开展了系列合作,协助莆田市城厢区供销社进行电子商务建设工作,与总社的电子商务平台有效对接,切实解决产品下乡“最后一公里”和农产品进城“最先一公里”问题,抢占农村市场,达到消费者和生产者、经营者的利益兼顾共赢。通过创建农资产品销售平台,以数字化、信息化的手段、通过集约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成体系的跨区域跨行业联合,构筑紧凑而有序的商业联合体,降低农村商业成本、扩大农村商业领域、使农民成为最大的获利者。

2)实施教育对口支援,促进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

以学校之间对口支援为基本形式,以我镇中职学校相对薄弱学校莆田市秀屿东庄职业学校、莆田科技职业技术学校为支援对象,从实际出发,发挥优势,相互学习,加强交流,促进农村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3)提供平台,实现监狱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有机统一

我校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积极配合莆田监狱对罪犯进行职业技能教育,选派优秀中青年教师,精心设计课程,开办服装生产与设计电工、电脑等实用性强、社会需求量大、易于就业的职业技能培训。从2013年起我校已为累计莆田监狱培训2000多犯人,通过职业技能学习,为罪犯刑释后能顺利回归社会,实现再就业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而且对实现监狱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有机统一,降低刑释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向社会输出“合格产品”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5.4服务抗疫

疫情期间我校师生严格准守防疫要求,党员同志自愿到所在社区提供自愿服务,师生们通过家庭微信群、同学群等网络渠道劝解亲友提高防范意识,非必要不出门,科学防疫。学校心理健康室为同学们提供线上线下多渠道心理健康咨询,班主任们做到逐一家访、每日统计学生体温,时刻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在做好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也将学校的关怀和温暖送到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家属。

 

6.政府履责

6.1 经费

学校建立了健全的财务和资产管理制度,资金的收入和支出严格按照学校财务管理制度和莆田市财政局的财务制度执行,在专项资产管理上,学校明确专项资金来源、使用范围、开支标准,审批人员、权限、流程,明确了相关人员的责任,按要求、按预算、按程序管理好项目资金,政策性经费、生均拨款、项目投入经费能及时到位,严格执行财务制度,保证了财务、资产管理制度的健全、规范及执行的有效性。

6.2 政策措施

学校强化党委领导学校发展方向,校长全面负责学校各项工作,定期召开校长办公会议,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表决学校重大工作,保证政务公开透明。学校实行严格的干部管理制度,建立部门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全面落实校长负责制为领导的各项办学自主权,落实以教职员工聘任制的教师编制制度,并出台绩效考核制和岗位聘任制相结合的制度,以不断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7.特色创新

1)传承发挥妈祖文化 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秉承“知行合一、德技兼修”的校训,以劳模精神和“立德、行善、大爱”的妈祖精神为校园文化建设引领,从育人理念、校园环境、行为规范、管理制度等方面,逐步形成具有“妈祖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特色校园标识建设,学校制定了以妈祖精神为主题的文化景观建设方案,组织了《弘扬妈祖文化创新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建设的研究》课题研究组,编撰的《妈祖文化教育与实践》校本课程教材。每年开展七次以上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爱在妈祖故乡志愿者服务系列活动、送科技到社区、到农村活动。

2)积极探索产教融合,助力乡村经济,实施精准扶贫

积极探索产教融合,助力乡村经济。我校与莆田市城厢区供销社开展了系列合作,协助莆田市城厢区供销社进行农村电子商务建设工作,组织优秀教师下乡村讲课,与总社的电子商务平台有效对接,切实解决产品下乡“最后一公里”和农产品进城“最先一公里”问题,抢占农村市场,达到消费者和生产者、经营者的利益兼顾共赢。通过创建农资产品销售平台,以数字化、信息化的手段、通过集约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成体系的跨区域跨行业联合,构筑紧凑而有序的商业联合体,降低农村商业成本、扩大农村商业领域、使农民成为最大的获利者。

以学校之间对口支援为基本形式,以我市镇中职学校相对薄弱学校莆田市秀屿东庄职业学校、莆田科技职业技术学校为支援对象,从实际出发,发挥优势,相互学习,加强交流,促进农村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3)提供社区服务,积极参与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

学校成立“职业技能服务中心”,组建电子电器维修服务团队、计算机网络技术服务团队,利用临街店面常年为社会开展电子电器维修,计算机故障维修,学校的刘俊峰教师被评为全国青年志愿者,服务中心也被评为莆田市青年文明号;积极开展对莆田监狱服刑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学历教育,选派优秀中青年教师,精心设计课程,开办服装生产与设计、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应用等实用性强、社会需求量大、易于就业的专业学历提升。从2013年起我校已为累计莆田监狱学历提升达一千人,通过职业技能学历提升,为服刑人员刑释后创建再就业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而且对实现监狱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有机统一。

8.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1)专业教师数量不足。我校轨道交通管理服务专业、中餐烹饪专业、汽车装潢与美容专业、动漫与游戏制作、会计、电子商务、计算机等专业教师数量不足,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对此,学校努力争取市教育局等相关部门的支持,不断完善专业教师师资结构,面试选择优秀外聘教师,使教育教学工作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

2)“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学校将在原有的建设基础上全面推“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新模式,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加强体美劳教育,强化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加强思政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衔接结对子,不断探索和深化改革。每个班每学期安排不少于20节的思政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