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的当前位置: > 新闻中心 > 校园新闻
中国迈出发展航母的第一步
【发布日期:2012-03-09】 【来源:】 【阅读:次】

 

编者按: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奠基工程,我市各级教育关工委向来高度重视,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贯穿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始终。近期,市关工委报告团团长、莆田学院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黄波生同志撰写了《中国迈出发展航母的第一步》讲课稿,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议作为学校加强形势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参考材料。
 
莆田市教育系统关工委
2012年3月8日
 
中国迈出发展航母的第一步
 

黄波生
莆田市关工委报告团

莆田学院关工委
 
2011年7月27日,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耿雁生在北京宣布,中国目前正在利用一艘废旧的航空母舰平台进行改造,用于科研试验和训练。并说中国有关部门正在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认真研究航空母舰的发展问题。中国正在进行航母建设的消息一传出,立即引起国内外的高度关注。当日,国内各大新闻网站均以头条形式对航母的消息进行报导,中国的网民们更是兴奋异常,连续多天在网上发帖发表看法,有网民说“千呼万唤,中国的航母要试航了,结束了无航母的历史,尽管是作为实验训练平台,但毕竟标志中国向蓝海扬帆起航了”。中国发展航母的消息,更受到全世界密集的关注,外界不仅关注我国首艘航母出海试航的情况,更对中国下一代航母发展计划充满兴趣。路透社引用消息人士称:“上海江南造船厂正在建造两艘国产航母。”俄罗斯纽带新闻网则说,中国已开始着手建造首艘自行设计的航母。根据初步信息,这艘国产航母尺寸将与“瓦良格”号相当。至2015年前中国将有两艘国产4.8-6.4万吨级常规动力中型航母下水,而在2015-2020年间将再造两艘9.3万吨级核动力航母,从而确保中国海上生命线的安全。韩国《国民日报》的报导称,中国两艘国产航母将采用核动力推进,预计2015年下水。报导还认为,中国将首艘航母部署在海南岛的可能性最大,因为附近不仅有南海领土争端,而且中国可以借此保障自己的石油运输通道。以上报导说明中国航母的发展是引起全球关注的热点话题,那么,中国首艘航母为什么是“瓦良格”号改造起步,中国为什么要发展航母,中国发展航母的状况,这些大家关心的问题,本文综合有关资料试图予以回答。
命运坎坷的“瓦良格”号在中国获得新生,成为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用于科研试验和训练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耿雁生所说“这艘航母”就是利用前苏联乌克兰的废旧航母“瓦良格”号改建而成。前苏联在1982年决定建造第三代航母,计划建造两艘,编号分别为“105”和“106”。“105”就是现在俄罗斯海军服役的唯一的“库兹涅佐夫”号,而“106”就是命运坎坷的“瓦良格”号。按照当时的设计方案,这两艘航母的满载排水量均为6.7万吨,全长310米,比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航母——美国“尼米兹”级航母仅短22米;舰艏飞行甲板距水面有7层楼高,舰艉飞行甲板宽75米;最多可容纳60架战机;飞行甲板前部有12部SS-N-19反舰导弹发射器。
前苏联作为第三代航母建造“瓦良格”号
苏联的航母建造基地——乌克兰尼克拉耶夫黑海造船厂,承担了这两艘航母的建造任务。黑海造船厂是苏联唯一的航母建造总装厂,苏联过去的9艘航母都是在这里建造的。为了建造第三代航母,苏联政府不仅拨款对黑海造船厂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还动用了800多位专家、7000多家工厂和科研机构的力量。经过3年的努力,1985年12月5日,“105”(即“库兹涅佐夫”号)下水。第二天,黑海造船厂开工建造“106”,即“瓦良格”号航母。1988年,该舰船体建成,并以苏联加盟共和国拉脱维亚首都的名字,命名为“里加”号。但此时,苏联已经风雨飘摇。1990年,拉脱维亚宣布独立,“里加”号随即被更名为“瓦良格”号,以纪念在日俄战争中沉没的“瓦良格”号巡洋舰。1991年12月25日,苏联宣布解体,已经建造了68%的“瓦良格”号,从此被扔在码头上,成为一堆无人问津的“废铁”。
苏联解体“瓦良格”号归乌克兰所有
无力续建售给中国香港老板
当然,谁也不愿意把即将完工的“瓦良格”号就此被废弃。1993年,时任俄罗斯总理的切尔诺梅尔金和乌克兰总理库奇马来到黑海造船厂,商讨“瓦良格”号的命运。当时,双方各有一套算盘。俄方称,“瓦良格”号未建成的部分,应由乌克兰承担建造任务,俄方负责在完工后支付尾款;而乌方则要求俄方以一条完整航母的价格,购买这艘航母。正当双方唇枪舌剑之际,黑海造船厂厂长马卡罗夫愤然提出,“瓦良格”号不可能再完工了。他伤感地说:“只有伟大的强国才能建造它,但这个强国已经不复存在了”。1995年,“瓦良格”号正式退出俄罗斯海军的编制,并被俄罗斯政府送给了乌克兰,以抵偿债务。
1995年12月,乌克兰总统库奇马访问北京。中乌双方就处理“瓦良格”号进行谈判。乌克兰计算,如果将“瓦良格”号解体需要花费2.5亿美元,解体后的废钢却只能卖500万美元,乌方非常希望能把这艘舰卖给中国。中国代表团曾5次赴乌克兰进行磋商,但屡屡受到美国的粗暴干涉。在美国的压力下,乌克兰将舰上所有的设备拆除,有的炸毁,使“瓦良格”号成为一个空船壳。在此情况下,中方估算,要花费700亿元人民币,才能把“瓦良格”号完全建成。1996年,我国的军费开支总共还不到640亿元人民币。考虑到续建的费用太高,中方最终放弃了谈判。
1997年10月,乌克兰公开表示要出售“瓦良格”号。这条消息吸引了一位名叫徐增平的香港老板。他马上派人飞赴乌克兰进行洽谈。徐增平本是山东人,曾在广州军区当兵,退伍后投身商海,1988年移居香港成立创律集团。趁当时香港房地产市场动荡,他大胆抄底,一举成为亿万富翁。徐增平对“瓦良格”号动心思,主要是瞄准了澳门回归,想把“瓦良格”号改造成拥有600间豪华客房的睹场和娱乐中心。谈判开始后,乌方最初的开价是1亿美元,而徐增平只有2000万美元现金。他4次飞赴乌克兰,先预付了200万美元定金,然后与乌方反复磋商,最后以2000万美元中标。1998年4月,徐增平以旗下子公司澳门创律旅游娱乐公司的名义,买下了“瓦良格”号航母。1999年7月,在拖船的牵引下,“瓦良格”号驶离黑海造船厂,走上了前往中国的漫长航程。此时,距离它下水已有11年之久。
“瓦良格”号驰往中国途中受阻
我国政府出面协商最终回到中国
尽管“瓦良格”号航母只是一个空壳船,但中国人买走它的消息,还是让美国十分不悦。一家有台湾背景的公司多次试图接触徐增平,想用高价收购“瓦良格”号。但徐增平表示,他愿意让“瓦良格”号为国家服务,无论是船身,还是买来的30多万张设计图张,国家需要什么都可以。
当“瓦良格”号驶抵黑海南部,准备通过土耳其博斯普鲁斯海峡时,“在第三国的提醒下”,土耳其政府拦住了它。土方的理由是,“瓦良格”号船体过大,一旦出现意外,可能会撞上伊斯坦布尔大桥,阻塞海峡。在土方的强令下,“瓦良格”号被迫退回到出发的港口。这一下,徐增平遭遇了空前的困难。“瓦良格”号滞留黑海期间,他每天要向拖船公司支付8500美元,每个月还要向乌克兰的港口缴付1.7万美元的停泊费。当时正逢金融风暴过后,香港金融机构拒绝贷款,徐增平只好跑到北京求援。他甚至找到已经退休在家的原海军副司令员张序三,表示愿意把航母原价卖给海军。
在背后指使土耳其强硬阻挠“瓦良格”号通过的,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1999年12月,美国驻土大使皮尔森在会见土耳其国防部长米尔扎欧鲁时,就表达了美国政府对“瓦良格”号的关切。2000年3月,米尔扎欧鲁应邀访美。临行前,他向土总理艾西费特呈交报告,建议拒绝中国的要求,禁止让“瓦良格”号通过海峡。
为了给“瓦良格”号疏通去路,中国政府出面,与土耳其政府展开了长达16个月的协商。通过中方耐心的外交磋商,土方的态度开始发生转变。2001年8月25日,土耳其政府同意让“瓦良格”号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并为此专门派一位部长飞赴北京,通知中方。中方随即派出一个专家代表团访问土耳其,就技术问题进行磋商,备妥了土方要求的多项“安全措施”,并承诺一旦出现意外,中方将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2001年11月1日,博斯普鲁斯海峡风平浪静。土方从凌晨起关闭了海峡,暂时禁止其他船舶通过。“瓦良格”号航母在11艘拖船的牵引下终于安全通过海峡,进入爱琴海。由于埃及苏伊士运河不允许其通过,“瓦良格”号转头驶入大西洋,一路向南绕过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向中国方向进发。2002年2月20日,这艘命运坎坷的航母,终于进入中国领海。2002年3月3日,“瓦良格”号抵达大连港。结束了长达15200海里,耗时123天的艰难远航。从徐增平1998年4月买下它算起,时间已经过去了4年。
“瓦良格”号在中国获得新生
“瓦良格”号到中国后,对它是否改造成为中国第一艘航母,有关方面开始也有争议。后经反复论证,认为改造“瓦良格”号作为航母可进行相关科研试验和训练。而事先进行训练和舰上设备的调试,对于有效掌握这个大型的海上舰船是十分重要的关键环节。它可以为舰载机飞行员训练、作战指挥控制系统调试、航母战斗群作战模式构建提供一个极好的平台。这比我国自行制造航母完成后再进入以上训练,无疑在时间上大大提前了。另一方面,改造“瓦良格”号的过程,也能为我国未来国产航母培训和锻炼一批工程技术人员,也能为航母内部各种关键设备制造进行工程技术积累。纵观世界海洋强国的发展史,英、美两国的第一艘航母也都由改造旧船起步。最终决定中国发展航母由改装“瓦良格”号起步。就这样因苏联解体而遗弃的“瓦良格”号,在欣欣向荣的中国获得了新生。
从2002年至2005年,大批中方工程技术人员对“瓦良格”号改造工程进行全面检测。同时,包括居住舱、工作舱、引擎、发电设备在内的航母内部整修工程也逐步展开。2009年4月27日,“瓦良格”号再次转移,进入大连造船厂第三工场的30万吨级船坞。至2010年3月19日,“瓦良格”号重建工作进入收尾阶段,开始安装机电设备、武器系统和各种雷达,安装近程防空导弹和近防炮。2011年8月10日,改装好的“瓦良格”号作为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从大连港起航,进行为期5天的出海试航,引起全世界的巨大关注,成为中国军事现代化进程中一件带有标志性的大事,它是一个零的突破。11月29日和12月20日,航母又先后两次出海,开展相关科研试验。我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去年12月28日在记者会上称,航母“前期开展的海上试验均已达到预期效果”。并称“航母平台的科研试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航母平台今后还将继续出海开展相关训练和试验。”
中国几代人的“航母梦”,随着国家现代化国力的增强,开始步入实质性发展阶段
中国人渴望拥有航母由来已久。早在1928年,时任国民党海军署长的陈绍宽在上报国民政府的呈文中,就提出以2000万元资金建造航母的计划。这与当时英国人建成的世界上第一艘航母,刚刚过了10年。但是,由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原因,这一计划没能成为现实。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内忧外患,国防建设被摆在了重要位置。海军的建设相对耗资大、见效慢,但毛泽东意识到了海防的重要性。他高瞻远瞩地提出:“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1958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强调提出:“必须大搞造船工业,大量造船,建设海上‘铁路’,以便今后若干年内建设一支强大的海上战斗力量。”随后,中央军委提出了发展远洋海军的船舶工业8年建设计划。这个计划分为两步:第一步,以导弹为主,潜艇为重点,同时发展中小型水面舰艇;第二步,建造航空母舰。这个雄心勃勃的计划,由于当时我国经济科技实力所限,加之20世纪60年代以后,苏联停止对我国的技术援助和国内进行“文化大革命”,最终没能实现。但是党和国家领导层仍坚持要在中国实现“航母梦”。周恩来总理1973年10月25日在会见外宾时感慨地说:“我们南沙、西沙被南越占领,没有航空母舰,我们不能让中国的海军再去拼刺刀。我搞了一辈子军事、政治,至今没有看到中国的航母。看不到航空母舰,我是不甘心的啊!”长期以来,我国海军的历届领导对航母的发展关注有加。首任海军司令肖劲光大将曾撰文指出,中国海军需要航空母舰:一个船队在远海活动,没有航空母舰就没有制空权,没有制空权就没有远海作战的胜利和保证。曾担任过海军司令员的前军委副主席刘华清上将也一直心系航母,先后多次强调:“海军有了航空母舰,海军的质量就会发生大的变化,海军的作战能力就有较大提高,有利于提高军威、国威。”
改革开放后,中国人不仅睁开眼睛看世界,也开始审视世界了,思考如何在世界大舞台上发展和壮大自己。我们发现当我国经济触角不断伸向世界的同时,而军力却无法保护和支撑国家利益向海外的拓展。无数历史事实证明,没有军力保护和支撑的海外利益拓展是虚弱的。21世纪是海洋世纪,发展的基础依赖于海洋。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国人呼唤航母之声随之强烈。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在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的推动下,中国的航母计划进入了具有实质意义的预研阶段。此前,中国海军从未真正深入地接触过航母。所以,相关人员研究的突破口,就放在各国退役的老航母上,希望通过分析这些退役航母,获得宝贵的研制信息。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购买了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号航母,之后在广州将其拆解。这是中国海军科研人员第一次认真细致地了解航母的结构。此后中国分别于1998年和2000年,购买了俄罗斯退役的“明斯克”号和“基辅”号航母,在对其进行分析及修整后,改建成海上公园。就这样,中国海军的科研人员,逐渐对航母的各个方面有了深入的了解。
与此同时,我国在航母的重要组成部分——舰载机项目上,也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从1992年开始,中国和俄罗斯签署了有关引进苏-27SK战机的一系列协议。这些协议涉及270多架苏27SK战机,总金额约25亿美元,中国从俄罗斯分3-4批购买72架成品战机,剩余的200架则由俄罗斯提供技术,在中国组装生产。这一军火交易协议,不仅迅速增强了中国空军的实力,更重要的是,以这个项目为依托,沈阳飞机制造厂建立了完整的苏一27国产化基地,并在此基础上成功研发出国产化的歼一11B型战机,如今,可能装备在“瓦良格”号上的歼一15型重型舰载机,正是脱胎于歼一11B型战机。舰载机技术的突破和我国造船业能力的迅速提升,使得中国的“航母梦”喷薄欲出。
进入21世纪,随着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中国军工业的能力也得到了增强,此时,中国的“航母梦”已经完成了从科技到经济等各方面的储备,开始进入实质建设阶段。在上海长兴岛上,有海外媒体报导称,上海沪东造船厂,巨大的航母造船台上热火朝天,“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承担中国首条国产化超大型水面作战舰艇”的标语清晰可见。西方媒体认为,几年后,两艘崭新的中国国产航母将在这里下水。中国人的“航母梦”,在几代领导人的努力和追求中,终见雏形。
中国作为具有国际影响的社会主义东方大国,发展航母是强国、强军,确保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
航空母舰是世界上最大的战舰,是一种以舰载战斗机为主要作战武器的大型水面舰艇,人们也称它是海上的军用机场,可以在上面起降军用飞机。它是一支航母编队中的核心舰船。依靠航空母舰,一个国家可以在远离其国土的地方,不依赖当地的机场施加军事压力和进行作战行动。它攻防兼备,作战能力强,能执行多种任务,具备强大的威慑力,因而备受各国的重视。航母自诞生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各国海军先后建造了200余艘。在这一过程中,其战斗力不断得到提升,战略作用也日益重要。我们中国拥有航母、发展航母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拥有航母是综合国力、军事实力增强的体现
是维护国家尊严和民族自强的战略举措
航母代表着国家的尊严。在当今国际游戏规则中不难发现,没有航母似乎在世界民族俱乐部中就缺了名片。航母是一个国家实力的象征,更是一个国家尊严的体现。目前,全球十几个国家拥有航母总数21艘。其中美国拥有11艘现代化核动力航母,组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航母战斗群。英国、法国、俄罗斯、意大利、西班牙、日本都在发展航母,印度、巴西、泰国也有航母。现在,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中,唯有中国一家没有航母。新兴的“金砖四国”也只有中国一家没有航母。这一反差和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大国地位极不相称。拥有航母是几代中国人的梦想。早在建国初期,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就提出建造航母的设想。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要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走向海洋,发展海洋经济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共识。我国要成为世界强国,必须向海洋进军,拓展海外利益。拥有航母,保护我国海洋权益,是强国强军的战略需求。历史和实践均证明,任何世界大国要想跻身世界强国之列,离不开航母的建设与运用,也离不开航母的展现与亮相。中国作为社会主义东方大国,也必须发展自己的航空母舰,这是维护国家和民族尊严的需要。
拥有航母是维护我国蓝色国土安全
和海洋权益的有力保障,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定海神针
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陆疆和海疆都十分辽阔的大国,兼具陆地大国和濒海大国的双重身份。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规定,中国享有主权和管辖权的海域总面积300万平方公里,加上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中国国土总面积应当为1260万平方公里。另外,中国在太平洋中还有一块经联合国认定的、拥有永久开采权的“海中之地”——7.5万平方公里的海底。我国面向太平洋的沿海,是南北距离长达4000多公里的辽阔的弧形海域,海岸线长达18400多公里,散布着许多优良的天然港湾。据调查显示,我国共有海岛10100多个,其中面积超过500平方米的沿海岛屿有6500多个。我国沿海是环太平洋经济圈的重要战略通道、国际航道要冲和军事战略要地。建国以来,特别的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集中在沿海地区,与全世界建立了广泛而深刻的海外贸易关系。中国开辟了38条远洋航线,通达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中国40%的生产资料来自海外,65%的产品要销往世界各地。中国在全球178个国家和地区共有1.6万家境外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3172.1亿美元。而面对日趋复杂的海洋形势,我国的海上力量建设仍不能完全有效覆盖划归中国管辖的数百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仍不能完全满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现实需求。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岛礁被侵占,海域被瓜分、海上资源被掠夺的情况日甚一日,至今未能有效制止。从维护我国海洋国土安全和保护海上交通线和海外利益的大局看,我国必须具备有航母这样具有远洋机动与远洋作战的能力的海上威慑武器。包括航空母舰在内的我国海上武装力量的壮大,无疑将有利于制止我国海上安全形势的进一步恶化,有利于维护我国相关海域的和平和稳定,有利于维护我国合法的海洋权益,有利于以国际法则为根据,通过平等协商,以双赢的方式、合情合理地和平解决相关国家之间的海上分歧。随着中国对外活动的日益拓展,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我们拥有航母这样具有远洋机动能力和战斗能力的舰船,就可以更加有效的保护远洋外贸海上交通线的安全以及我国在海外的利益。
拥有航母是推动中国海军深化军事变革的着力点,
是引领中国海军实现以信息化为核心
的历史转型和跨越发展的龙头
当代军事较量是一个作战体系与另一个作战体系的对抗,依靠的是信息融合引导下的作战要素集成。航空母舰正是运用信息系统,把各种作战力量、作战单元、作战要素融合集成为整体作战能力的现代化作战体系。作为海上综合作战平台,航母战斗群兵力兵器高度合成,攻防兼备,海空战空间由二维向三维乃至多维拓展,具有持久的远程机动作战能力,可应对多种安全威胁,执行多样化的作战任务。既可以实行战略威慑,也可以发动高强度的攻势作战行动;既可以履行传统安全领域的作战任务,也可以履行非传统安全领域的作战任务。
以航母战斗群建设为龙头,将牵引我国海军战略思维、作战理论、力量构成、建设模式、管理方式的全方位变革,将大大加快我国海军由机械化、半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使之成为一支具有坚强作战能力,高度合成的信息化国防新军。
综上所述,中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航母;中国要保卫蓝色国土安全和海洋权益,需要航母;中国人民要在世界民族之林自强自立、长远和平发展,需要航母。尽管我们的航母的发展刚刚起步,任重而道远,但是中国人民向来不甘落后,我们会迎头追赶,争取后来居上。依靠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依靠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依靠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中国人民有信心有智慧有能力建造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的国产航空母舰。
 
 
 
                            2012年3月1完稿